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115********574246K | 汪湖海 |
肖平 | **省**市**县 |
**县蓼皋街道丹霞路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印江河松桃县大河至石梁段治理工程 | |
| |
2021版本:128-河湖整治(不含农村塘堰、水渠) | E4822-E4822-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 |
| **省**市**县 |
经度:108.74226,108.75209 纬度: 28.19354,28.17169 | ****环境局 |
| 2024-07-08 |
铜环表〔2024〕58号 | 无 |
| 1358.55 |
75 | **** |
115********574246K | **绿之兴环境****公司 |
****0691MA6HTRG319 | 无 |
无 | 2024-10-01 |
| |
2024-12-09 | 2025-01-07 |
| https://www.****.com/gs/detail/2?id=41209Ch5RU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河道治理总长3.53km,保护印江沿河两岸2300人的生活生产安全,保护耕地870亩,防护等级为Ⅴ等,保护房屋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保护耕地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治理内容包含河道疏浚3.53km、**护岸3.55km、改建便民桥1座。 | 河道治理总长3.53km,保护印江沿河两岸2300人的生活生产安全,保护耕地870亩,防护等级为Ⅴ等,保护房屋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保护耕地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治理内容包含河道疏浚3.53km、**护岸3.55km、改建便民桥1座。 |
无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1)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场地内不设置机械设备维修点,无含油等施工废水排放。施工场地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排入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不在施工营地食宿,均回家食宿,施工期职工生活用水主要为职工盥洗用水,施工期洗手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的洒水降尘,不外排。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为减少水泥堆存及拌合产生的粉尘影响附近村庄的大气环境,对施工现场、运输路面和物料堆场适时洒水,保证一定的湿度,抑制起尘量。车辆运输时加蓬布遮盖,避免洒落,减少二次扬尘。按施工进度组织进料,减少物料的堆积。河道施工挖出的泥土要及时清运、回填,减少堆积量。采取上述抑尘措施,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可有效减少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现有截污沟清淤以及河道清淤过程产生的恶臭强度不大,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3)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应严格落实本环评提出的相关环保措施,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昼间,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夜间应停止施工等。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将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降到可接受范围内,且影响是短期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4)固体废物保护措施 项目弃土石方挖填平衡,未产生弃渣,严禁随地丢弃。施工人员在施工场地产生的生活垃圾,****政府指定的地点进行堆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淤泥干化场等临时工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计合格的环保、水土保持措施。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且实际建设按环评采取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目前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中要求的污染控制措施基本得到落实,未对区域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
无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沉淀池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 本项目施工场地内不设置机械设备维修点,无含油等施工废水排放,施工场地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排入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不在施工营地食宿,均回家食宿,施工期职工生活用水主 要为职工盥洗用水,施工期洗手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的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期已结束,环境影响已消除。该项目营运期无废污水产生 | 已监测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大气污染治理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 本项目为减少水泥堆存及拌合产生的粉尘影响附近村庄的大气环境,对施工现场、运输路面和物料堆场适时洒水,保证一定的湿度,抑制起尘量。车辆运输时加蓬布遮盖,避免洒落,减少二次扬尘。按施工进度组织进料,减少物料的堆积。河道施工挖出的泥土要及时清运、回填,减少堆积量。采取上述抑尘措施,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可有效减少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已结束,环境影响已消除。该项目营运期无废气产生。 | 已监测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噪声治理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 ①选用低噪音的施工机械和施工设备。 ②环境敏感目标附近应禁止夜间施工,位于一般地区的施工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如因工艺特殊情况要求,需在夜间施工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 | 已监测 |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 已落实 |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本项目建设产生的土石方经综合利用后未产生废弃土石方。河道治理区剥离的表土临时就近堆放并及时用于绿化覆土。施工人员在施工场地产生的生活垃圾,****政府指定的地点进行堆放。施工期已结束,环境影响已消除。该项目营运期无固体废弃物产生。 | 已落实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本项目施工建设中应严格控制用地,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工程结束后已覆土绿化,恢复植被,实施绿化工程。施工期已结束,环境影响已消除。 | 已落实 | |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本项目施工建设中应严格控制用地,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工程结束后已覆土绿化,恢复植被,实施绿化工程 | 已落实 |
/ |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