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网商机
登录/注册
**** | |
****0600MA6DKYXE6P | 陈** |
尹宗海 | **省**市**区 |
**海螺水泥厂内 |
铜****发电厂掺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项目 | |
2021版本:10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水处理污泥)、建筑施工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 | N7723-N7723-固体废物治理 |
**省**市**区 ****办事处新庄村(**海螺****公司现有厂区内) | |
经度:109.13494 纬度: 27.71668 | ****环境局 |
2024-11-04 | |
铜环审〔2024〕23号 | **** |
28910 | |
2685 | **** |
****0600MA6DKYXE6P | **** |
****0600MA6DKYXE6P | ******公司 |
****0112MA6H9W747L | 2024-12-10 |
2025-03-19 | 2025-04-17 |
http://www.****.com/thread-****378-1-1.html |
技改 | 技改 |
无变化 | |
本次拟掺烧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市政污泥50t/d(17500t/a)、医疗废物残渣20t/d(7000t/a)、复烤厂烟叶30t/d(10500t/a),掺烧固体废物总量为100t/d(35000t/a)。 | 本次拟掺烧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市政污泥50t/d(17500t/a)、医疗废物残渣20t/d(7000t/a)、复烤厂烟叶30t/d(10500t/a),掺烧固体废物总量为100t/d(35000t/a) |
无变化 | |
项目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垃圾接收及贮存系统、垃圾焚烧系统、余热锅炉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汽轮发电系统、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灰渣处理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 | 项目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垃圾接收及贮存系统、垃圾焚烧系统、余热锅炉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汽轮发电系统、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灰渣处理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 |
无变化 | |
废水(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后回用于绿化。****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5m3d ,处理工艺为A/O法。 (2)、工业废水 生****处理站进行处理回用,****处理站采用“预处理+ UASB厌氧反应器+ A/O工艺+MBR膜系统+NF纳滤膜系统+反渗透”的处理工艺,处理达到《****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表3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后回用后,浓水在垃圾热值较高时,喷入焚烧炉,其喷入量以保证不影响垃圾的正常燃烧为准;当垃圾热值不高,不能满足浓缩液喷入要求时,可将浓缩液送入垃圾坑中。淡水回到循环水系统,实现渗滤液零排放。 (3)、项目区初期雨水 建设项目厂区内要求采用“雨污分流 ”,厂区设雨水收集池,收集厂区的初期降水,有效容积为300m3。对厂区垃圾车运输易造成污染的道路、地磅区域的前15min初期雨水进入厂区渗滤液处理系统,经处理后作为循环水补水回用;15min后的雨水进入雨水管网。 废气 (1)、焚烧烟气 本次项目烟气净化系统采用炉内SNCR脱硝(20%氨水)+半干法+干粉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组合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氮(SNCR)系统、石灰浆制备系统、喷雾干燥反应塔系统、干法(喷射氢氧化钙)、活性炭喷射系统、袋式除尘器系统。本项目每台炉设置一套独立完整的烟气处理系统和一套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各套系统的运行应互不影响。在线监测结果应采用电子显示板进行公示并与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监控中心联网。 (2)、消石灰、飞灰仓储除尘 消石灰储仓、飞灰储仓产生的粉尘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尘,布袋除尘器均设置在储仓顶部,型号DMC-36,粉尘排放浓度≤30mg/Nm3,含尘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从除尘器自带的出口风管排放,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3)、恶臭 1、垃圾贮坑 垃圾运输车随到随卸,通过自动门将垃圾倾倒进垃圾池中。垃圾贮坑采用密封设计,垃圾贮坑与卸料平台间设置自动卸料门,无车卸料时保证垃圾贮坑密封,维持垃圾贮坑负压,减少恶臭外逸;焚烧炉的一次风机从设置在垃圾库顶部的一次风抽气口抽风,垃圾贮坑的吸风口吸风作为燃烧空气送入焚烧炉内,在高温的焚烧炉内臭气污染物被燃烧、氧化、分解,同时使垃圾贮坑内形成微负压,防止臭气外逸。2、卸料大厅 垃圾卸料大厅保持微负压环境,定期喷洒除臭剂,并在门口安装风幕机。 3、主厂房 主厂房为封闭厂房。在建筑设计上尽量减少气流死角,防止气味聚积。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在厂区总平面布置时合理调整,将恶臭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厂区四周种植一定数量的高大乔木,减少影响。4、焚烧炉停炉时的除臭方案 垃圾池侧上方安装除臭风管,进风口装电动蝶阀,平时焚烧炉正常运行时,阀门关闭。焚烧炉停炉检修期间,为防止垃圾贮坑内可燃气体聚集,垃圾贮坑内设置可燃气体检测装置。停炉期间,自动开启除臭风机,将臭气送入活性炭除臭装置过滤,并喷洒植物液剂,确保达到国家恶臭排放标准后外排。 5、渗滤液收集间、污水处理站的送排风 渗滤液收集间、污水处理站调节池、污泥压滤间等房间设置机械进风和机械出风系统,采用机械出风排至垃圾贮坑,再通过一次风机吸入焚烧炉内燃烧、分解。在停炉时,通过垃圾坑顶部除臭风机活性炭除臭达到排放标准后外排。排风机兼作事故排风机。垃圾渗滤液收集间设有甲烷在线自动检测和报警系统。 采取上述措施可使厂界恶臭浓度控制在要求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标准值中的二级标准以下。厌氧沼气通过一套火炬沼气燃烧处理装置,火炬燃烧处理厌氧罐产生的沼气。 噪声 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来自焚烧炉引送风机、冷却塔、各种泵类及风、烟道气体流动产生的连续性噪声,以及焚烧炉对空排气、安全排气时产生的短时高噪声及垃圾车产生的噪声。这些噪声均在75~100dB(A),为达到有效降噪的目的,分别采用选择低噪音设备、加装防震垫片、置于室内等措施进行隔声降噪。预计经过上述措施、厂房隔音和自然距离衰减的共同作用,厂界能够达到国家标准。 本项目对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和飞灰进行分别收集和处理。 1、炉渣处理措施 根据《****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可****填埋场填埋处置。 炉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炉渣由出渣斗掉入出渣机冷却水中冷却,温度由450℃左右冷却降低到60℃。出渣机中的渣经挤压脱水后从出渣机推出,送至渣池,采用行车抓吊或装载机进行装车外运。外运过程做好防洒落措施。 炉渣进入水冷捞渣机冷却后存储在渣池内,采用行吊抓炉渣装车后运输至******公司综合利用处置。 2、飞灰处理措施 固废焚烧产生的飞灰包括锅炉尾部烟道排灰、反应塔和除尘器排灰。贮存飞灰的灰库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有关规定贮存及管理,辅以相应的防散扬、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由专业人员操作,单独收集和贮运。 飞灰产生量为18t/d,设置1座灰库,容积150m3,灰库可贮存约8天飞灰。 飞灰处置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化填埋+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①本项目在**海螺****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②飞灰经螯合固化处理后满足《****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要求,****填埋场填埋,填埋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且运输工具满足防雨、防渗漏、防遗撒要求,不按危险废物进行运输;③当水泥窑协同处置及固化填埋不能满足要求时,将原灰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符合处置要求。 依法依规处置,本项目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上述3种处置方式中的一种。 5、其他固废处理措施 烟气系统废活性炭属危险废物,废活性炭与飞灰一起处理。 生活垃圾,进入自身垃圾焚烧系统,不外排。 石灰粉、飞灰储仓除尘器收集到粉尘全部返回储仓。 布袋除尘器被更换下来的少量破损布袋应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除臭系统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2t/a,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 运营过程中的少量废机油,属危险废物,运至******公司处置。纯水制备系统的离子交换树脂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污水处理系统和化水系统的过滤膜,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 |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后回用于绿化。****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5m3d ,处理工艺为A/O法。 (2)、工业废水 生****处理站进行处理回用,****处理站采用“预处理+ UASB厌氧反应器+ A/O工艺+MBR膜系统+NF纳滤膜系统+反渗透”的处理工艺,处理达到《****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表3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后回用后,浓水在垃圾热值较高时,喷入焚烧炉,其喷入量以保证不影响垃圾的正常燃烧为准;当垃圾热值不高,不能满足浓缩液喷入要求时,可将浓缩液送入垃圾坑中。淡水回到循环水系统,实现渗滤液零排放。 (3)、项目区初期雨水 建设项目厂区内要求采用“雨污分流 ”,厂区设雨水收集池,收集厂区的初期降水,有效容积为300m3。对厂区垃圾车运输易造成污染的道路、地磅区域的前15min初期雨水进入厂区渗滤液处理系统,经处理后作为循环水补水回用;15min后的雨水进入雨水管网。 废气 (1)、焚烧烟气 本次项目烟气净化系统采用炉内SNCR脱硝(20%氨水)+半干法+干粉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组合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氮(SNCR)系统、石灰浆制备系统、喷雾干燥反应塔系统、干法(喷射氢氧化钙)、活性炭喷射系统、袋式除尘器系统。本项目每台炉设置一套独立完整的烟气处理系统和一套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各套系统的运行应互不影响。在线监测结果应采用电子显示板进行公示并与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监控中心联网。 (2)、消石灰、飞灰仓储除尘 消石灰储仓、飞灰储仓产生的粉尘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尘,布袋除尘器均设置在储仓顶部,型号DMC-36,粉尘排放浓度≤30mg/Nm3,含尘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从除尘器自带的出口风管排放,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3)、恶臭 1、垃圾贮坑 垃圾运输车随到随卸,通过自动门将垃圾倾倒进垃圾池中。垃圾贮坑采用密封设计,垃圾贮坑与卸料平台间设置自动卸料门,无车卸料时保证垃圾贮坑密封,维持垃圾贮坑负压,减少恶臭外逸;焚烧炉的一次风机从设置在垃圾库顶部的一次风抽气口抽风,垃圾贮坑的吸风口吸风作为燃烧空气送入焚烧炉内,在高温的焚烧炉内臭气污染物被燃烧、氧化、分解,同时使垃圾贮坑内形成微负压,防止臭气外逸。2、卸料大厅 垃圾卸料大厅保持微负压环境,定期喷洒除臭剂,并在门口安装风幕机。 3、主厂房 主厂房为封闭厂房。在建筑设计上尽量减少气流死角,防止气味聚积。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在厂区总平面布置时合理调整,将恶臭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厂区四周种植一定数量的高大乔木,减少影响。4、焚烧炉停炉时的除臭方案 垃圾池侧上方安装除臭风管,进风口装电动蝶阀,平时焚烧炉正常运行时,阀门关闭。焚烧炉停炉检修期间,为防止垃圾贮坑内可燃气体聚集,垃圾贮坑内设置可燃气体检测装置。停炉期间,自动开启除臭风机,将臭气送入活性炭除臭装置过滤,并喷洒植物液剂,确保达到国家恶臭排放标准后外排。 5、渗滤液收集间、污水处理站的送排风 渗滤液收集间、污水处理站调节池、污泥压滤间等房间设置机械进风和机械出风系统,采用机械出风排至垃圾贮坑,再通过一次风机吸入焚烧炉内燃烧、分解。在停炉时,通过垃圾坑顶部除臭风机活性炭除臭达到排放标准后外排。排风机兼作事故排风机。垃圾渗滤液收集间设有甲烷在线自动检测和报警系统。 采取上述措施可使厂界恶臭浓度控制在要求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标准值中的二级标准以下。厌氧沼气通过一套火炬沼气燃烧处理装置,火炬燃烧处理厌氧罐产生的沼气。 噪声 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来自焚烧炉引送风机、冷却塔、各种泵类及风、烟道气体流动产生的连续性噪声,以及焚烧炉对空排气、安全排气时产生的短时高噪声及垃圾车产生的噪声。这些噪声均在75~100dB(A),为达到有效降噪的目的,分别采用选择低噪音设备、加装防震垫片、置于室内等措施进行隔声降噪。预计经过上述措施、厂房隔音和自然距离衰减的共同作用,厂界能够达到国家标准。 本项目对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和飞灰进行分别收集和处理。 1、炉渣处理措施 根据《****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可****填埋场填埋处置。 炉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炉渣由出渣斗掉入出渣机冷却水中冷却,温度由450℃左右冷却降低到60℃。出渣机中的渣经挤压脱水后从出渣机推出,送至渣池,采用行车抓吊或装载机进行装车外运。外运过程做好防洒落措施。 炉渣进入水冷捞渣机冷却后存储在渣池内,采用行吊抓炉渣装车后运输至******公司综合利用处置。 2、飞灰处理措施 固废焚烧产生的飞灰包括锅炉尾部烟道排灰、反应塔和除尘器排灰。贮存飞灰的灰库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有关规定贮存及管理,辅以相应的防散扬、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由专业人员操作,单独收集和贮运。 飞灰产生量为18t/d,设置1座灰库,容积150m3,灰库可贮存约8天飞灰。 飞灰处置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化填埋+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①本项目在**海螺****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②飞灰经螯合固化处理后满足《****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要求,****填埋场填埋,填埋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且运输工具满足防雨、防渗漏、防遗撒要求,不按危险废物进行运输;③当水泥窑协同处置及固化填埋不能满足要求时,将原灰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符合处置要求。 依法依规处置,本项目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上述3种处置方式中的一种。 5、其他固废处理措施 烟气系统废活性炭属危险废物,废活性炭与飞灰一起处理。 生活垃圾,进入自身垃圾焚烧系统,不外排。 石灰粉、飞灰储仓除尘器收集到粉尘全部返回储仓。 布袋除尘器被更换下来的少量破损布袋应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除臭系统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2t/a,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 运营过程中的少量废机油,属危险废物,运至******公司处置。纯水制备系统的离子交换树脂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污水处理系统和化水系统的过滤膜,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 |
无变化 | |
企业已按照国家、地方和相关部门要求编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并进行备案。 | 企业已按照国家、地方和相关部门要求编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并进行备案。 |
无变化。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17.21 | 16.13 | 30.47 | 2.87 | 0 | 30.47 | 13.26 | / |
146.36 | 16.72 | 138.68 | 24.4 | 0 | 138.68 | -7.68 | / |
6.99 | 6.55 | 12.38 | 1.16 | 0 | 12.38 | 5.39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1 | 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后回用于绿化。****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5m3d ,处理工艺为A/O法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 | 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后回用于绿化。****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5m3d ,处理工艺为A/O法 | 根据监测,项目生活污水通过****设备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质》(GB/T 18920-2020)表1标准限值后回用,不外排 | |
2 | 生****处理站进行处理回用,****处理站采用“预处理+ UASB厌氧反应器+ A/O工艺+MBR膜系统+NF纳滤膜系统+反渗透”的处理工艺,处理达到《****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表3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后回用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 | 生****处理站进行处理回用,****处理站采用“预处理+ UASB厌氧反应器+ A/O工艺+MBR膜系统+NF纳滤膜系统+反渗透”的处理工艺,处理达到《****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表3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后回用 | 根据监测,生产废水通过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表1(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限值回用,不外排。 | |
3 | 建设项目厂区内要求采用“雨污分流 ”,厂区设雨水收集池,收集厂区的初期降水,有效容积为300m3。对厂区垃圾车运输易造成污染的道路、地磅区域的前15min初期雨水进入厂区渗滤液处理系统,经处理后作为循环水补水回用;15min后的雨水进入雨水管网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 | 建设项目厂区内要求采用“雨污分流 ”,厂区设雨水收集池,收集厂区的初期降水,有效容积为300m3。对厂区垃圾车运输易造成污染的道路、地磅区域的前15min初期雨水进入厂区渗滤液处理系统,经处理后作为循环水补水回用;15min后的雨水进入雨水管网 | 通过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表1(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限值回用,不外排。 | |
1 | 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后回用于绿化。****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5m3d ,处理工艺为A/O法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 | 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后回用于绿化。****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5m3d ,处理工艺为A/O法 | 根据监测,项目生活污水通过****设备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质》(GB/T 18920-2020)表1标准限值后回用,不外排 | |
2 | 生****处理站进行处理回用,****处理站采用“预处理+ UASB厌氧反应器+ A/O工艺+MBR膜系统+NF纳滤膜系统+反渗透”的处理工艺,处理达到《****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表3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后回用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 | 生****处理站进行处理回用,****处理站采用“预处理+ UASB厌氧反应器+ A/O工艺+MBR膜系统+NF纳滤膜系统+反渗透”的处理工艺,处理达到《****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表3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后回用 | 根据监测,生产废水通过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表1(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限值回用,不外排。 | |
3 | 建设项目厂区内要求采用“雨污分流 ”,厂区设雨水收集池,收集厂区的初期降水,有效容积为300m3。对厂区垃圾车运输易造成污染的道路、地磅区域的前15min初期雨水进入厂区渗滤液处理系统,经处理后作为循环水补水回用;15min后的雨水进入雨水管网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 | 建设项目厂区内要求采用“雨污分流 ”,厂区设雨水收集池,收集厂区的初期降水,有效容积为300m3。对厂区垃圾车运输易造成污染的道路、地磅区域的前15min初期雨水进入厂区渗滤液处理系统,经处理后作为循环水补水回用;15min后的雨水进入雨水管网 | 通过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表1(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限值回用,不外排。 | |
1 | 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后回用于绿化。****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5m3d ,处理工艺为A/O法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 | 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后回用于绿化。****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5m3d ,处理工艺为A/O法 | 根据监测,项目生活污水通过****设备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质》(GB/T 18920-2020)表1标准限值后回用,不外排 | |
2 | 生****处理站进行处理回用,****处理站采用“预处理+ UASB厌氧反应器+ A/O工艺+MBR膜系统+NF纳滤膜系统+反渗透”的处理工艺,处理达到《****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表3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后回用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 | 生****处理站进行处理回用,****处理站采用“预处理+ UASB厌氧反应器+ A/O工艺+MBR膜系统+NF纳滤膜系统+反渗透”的处理工艺,处理达到《****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表3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后回用 | 根据监测,生产废水通过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表1(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限值回用,不外排。 | |
3 | 建设项目厂区内要求采用“雨污分流 ”,厂区设雨水收集池,收集厂区的初期降水,有效容积为300m3。对厂区垃圾车运输易造成污染的道路、地磅区域的前15min初期雨水进入厂区渗滤液处理系统,经处理后作为循环水补水回用;15min后的雨水进入雨水管网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工艺与产品用水) | 建设项目厂区内要求采用“雨污分流 ”,厂区设雨水收集池,收集厂区的初期降水,有效容积为300m3。对厂区垃圾车运输易造成污染的道路、地磅区域的前15min初期雨水进入厂区渗滤液处理系统,经处理后作为循环水补水回用;15min后的雨水进入雨水管网 | 通过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表1(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限值回用,不外排。 |
1 | 本次项目烟气净化系统采用炉内SNCR脱硝(20%氨水)+半干法+干粉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组合工艺流 |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 | 本次项目烟气净化系统采用炉内SNCR脱硝(20%氨水)+半干法+干粉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组合工艺流 | 根据监测结果,1#焚烧炉烟气和2#焚烧炉烟气中颗粒物、硫化氢、氨、氟化物、铅、镉、锑、砷、铬、锰、镍、汞、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噁英有组织排放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排放标准。 | |
2 | 消石灰储仓、飞灰储仓产生的粉尘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尘,布袋除尘器均设置在储仓顶部,型号DMC-36,粉尘排放浓度≤30mg/Nm3,含尘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从除尘器自带的出口风管排放,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消石灰储仓、飞灰储仓产生的粉尘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尘,布袋除尘器均设置在储仓顶部,型号DMC-36,粉尘排放浓度≤30mg/Nm3,含尘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从除尘器自带的出口风管排放,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 根据监测,根据验收监测报告,经监测,项目颗粒物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 |
1 | 本次项目烟气净化系统采用炉内SNCR脱硝(20%氨水)+半干法+干粉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组合工艺流 |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 | 本次项目烟气净化系统采用炉内SNCR脱硝(20%氨水)+半干法+干粉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组合工艺流 | 根据监测结果,1#焚烧炉烟气和2#焚烧炉烟气中颗粒物、硫化氢、氨、氟化物、铅、镉、锑、砷、铬、锰、镍、汞、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噁英有组织排放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排放标准。 | |
2 | 消石灰储仓、飞灰储仓产生的粉尘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尘,布袋除尘器均设置在储仓顶部,型号DMC-36,粉尘排放浓度≤30mg/Nm3,含尘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从除尘器自带的出口风管排放,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消石灰储仓、飞灰储仓产生的粉尘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尘,布袋除尘器均设置在储仓顶部,型号DMC-36,粉尘排放浓度≤30mg/Nm3,含尘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从除尘器自带的出口风管排放,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 根据监测,根据验收监测报告,经监测,项目颗粒物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 |
3 | 1、垃圾贮坑 垃圾运输车随到随卸,通过自动门将垃圾倾倒进垃圾池中。垃圾贮坑采用密封设计,垃圾贮坑与卸料平台间设置自动卸料门,无车卸料时保证垃圾贮坑密封,维持垃圾贮坑负压,减少恶臭外逸;焚烧炉的一次风机从设置在垃圾库顶部的一次风抽气口抽风,垃圾贮坑的吸风口吸风作为燃烧空气送入焚烧炉内,在高温的焚烧炉内臭气污染物被燃烧、氧化、分解,同时使垃圾贮坑内形成微负压,防止臭气外逸。2、卸料大厅 垃圾卸料大厅保持微负压环境,定期喷洒除臭剂,并在门口安装风幕机。 3、主厂房 主厂房为封闭厂房。在建筑设计上尽量减少气流死角,防止气味聚积。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在厂区总平面布置时合理调整,将恶臭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厂区四周种植一定数量的高大乔木,减少影响。 | 《**省环境污染排放标准》(DB52/864-2022) | 1、垃圾贮坑 垃圾运输车随到随卸,通过自动门将垃圾倾倒进垃圾池中。垃圾贮坑采用密封设计,垃圾贮坑与卸料平台间设置自动卸料门,无车卸料时保证垃圾贮坑密封,维持垃圾贮坑负压,减少恶臭外逸;焚烧炉的一次风机从设置在垃圾库顶部的一次风抽气口抽风,垃圾贮坑的吸风口吸风作为燃烧空气送入焚烧炉内,在高温的焚烧炉内臭气污染物被燃烧、氧化、分解,同时使垃圾贮坑内形成微负压,防止臭气外逸。2、卸料大厅 垃圾卸料大厅保持微负压环境,定期喷洒除臭剂,并在门口安装风幕机。 3、主厂房 主厂房为封闭厂房。在建筑设计上尽量减少气流死角,防止气味聚积。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在厂区总平面布置时合理调整,将恶臭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厂区四周种植一定数量的高大乔木,减少影响。 | 氨、硫化氢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能满足《**省环境污染排放标准》(DB52/864-2022)无组织排放限制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44-1993)标准。 | |
3 | 1、垃圾贮坑 垃圾运输车随到随卸,通过自动门将垃圾倾倒进垃圾池中。垃圾贮坑采用密封设计,垃圾贮坑与卸料平台间设置自动卸料门,无车卸料时保证垃圾贮坑密封,维持垃圾贮坑负压,减少恶臭外逸;焚烧炉的一次风机从设置在垃圾库顶部的一次风抽气口抽风,垃圾贮坑的吸风口吸风作为燃烧空气送入焚烧炉内,在高温的焚烧炉内臭气污染物被燃烧、氧化、分解,同时使垃圾贮坑内形成微负压,防止臭气外逸。2、卸料大厅 垃圾卸料大厅保持微负压环境,定期喷洒除臭剂,并在门口安装风幕机。 3、主厂房 主厂房为封闭厂房。在建筑设计上尽量减少气流死角,防止气味聚积。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在厂区总平面布置时合理调整,将恶臭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厂区四周种植一定数量的高大乔木,减少影响。 | 《**省环境污染排放标准》(DB52/864-2022) | 1、垃圾贮坑 垃圾运输车随到随卸,通过自动门将垃圾倾倒进垃圾池中。垃圾贮坑采用密封设计,垃圾贮坑与卸料平台间设置自动卸料门,无车卸料时保证垃圾贮坑密封,维持垃圾贮坑负压,减少恶臭外逸;焚烧炉的一次风机从设置在垃圾库顶部的一次风抽气口抽风,垃圾贮坑的吸风口吸风作为燃烧空气送入焚烧炉内,在高温的焚烧炉内臭气污染物被燃烧、氧化、分解,同时使垃圾贮坑内形成微负压,防止臭气外逸。2、卸料大厅 垃圾卸料大厅保持微负压环境,定期喷洒除臭剂,并在门口安装风幕机。 3、主厂房 主厂房为封闭厂房。在建筑设计上尽量减少气流死角,防止气味聚积。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在厂区总平面布置时合理调整,将恶臭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厂区四周种植一定数量的高大乔木,减少影响。 | 氨、硫化氢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能满足《**省环境污染排放标准》(DB52/864-2022)无组织排放限制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44-1993)标准。 | |
1 | 本次项目烟气净化系统采用炉内SNCR脱硝(20%氨水)+半干法+干粉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组合工艺流 |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 | 本次项目烟气净化系统采用炉内SNCR脱硝(20%氨水)+半干法+干粉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组合工艺流 | 根据监测结果,1#焚烧炉烟气和2#焚烧炉烟气中颗粒物、硫化氢、氨、氟化物、铅、镉、锑、砷、铬、锰、镍、汞、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噁英有组织排放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排放标准。 | |
2 | 消石灰储仓、飞灰储仓产生的粉尘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尘,布袋除尘器均设置在储仓顶部,型号DMC-36,粉尘排放浓度≤30mg/Nm3,含尘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从除尘器自带的出口风管排放,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消石灰储仓、飞灰储仓产生的粉尘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尘,布袋除尘器均设置在储仓顶部,型号DMC-36,粉尘排放浓度≤30mg/Nm3,含尘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从除尘器自带的出口风管排放,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 根据监测,根据验收监测报告,经监测,项目颗粒物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 |
3 | 1、垃圾贮坑 垃圾运输车随到随卸,通过自动门将垃圾倾倒进垃圾池中。垃圾贮坑采用密封设计,垃圾贮坑与卸料平台间设置自动卸料门,无车卸料时保证垃圾贮坑密封,维持垃圾贮坑负压,减少恶臭外逸;焚烧炉的一次风机从设置在垃圾库顶部的一次风抽气口抽风,垃圾贮坑的吸风口吸风作为燃烧空气送入焚烧炉内,在高温的焚烧炉内臭气污染物被燃烧、氧化、分解,同时使垃圾贮坑内形成微负压,防止臭气外逸。2、卸料大厅 垃圾卸料大厅保持微负压环境,定期喷洒除臭剂,并在门口安装风幕机。 3、主厂房 主厂房为封闭厂房。在建筑设计上尽量减少气流死角,防止气味聚积。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在厂区总平面布置时合理调整,将恶臭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厂区四周种植一定数量的高大乔木,减少影响。 | 《**省环境污染排放标准》(DB52/864-2022) | 1、垃圾贮坑 垃圾运输车随到随卸,通过自动门将垃圾倾倒进垃圾池中。垃圾贮坑采用密封设计,垃圾贮坑与卸料平台间设置自动卸料门,无车卸料时保证垃圾贮坑密封,维持垃圾贮坑负压,减少恶臭外逸;焚烧炉的一次风机从设置在垃圾库顶部的一次风抽气口抽风,垃圾贮坑的吸风口吸风作为燃烧空气送入焚烧炉内,在高温的焚烧炉内臭气污染物被燃烧、氧化、分解,同时使垃圾贮坑内形成微负压,防止臭气外逸。2、卸料大厅 垃圾卸料大厅保持微负压环境,定期喷洒除臭剂,并在门口安装风幕机。 3、主厂房 主厂房为封闭厂房。在建筑设计上尽量减少气流死角,防止气味聚积。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在厂区总平面布置时合理调整,将恶臭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厂区四周种植一定数量的高大乔木,减少影响。 | 氨、硫化氢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能满足《**省环境污染排放标准》(DB52/864-2022)无组织排放限制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44-1993)标准。 |
1 | 分别采用选择低噪音设备、加装防震垫片、置于室内等措施进行隔声降噪。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分别采用选择低噪音设备、加装防震垫片、置于室内等措施进行隔声降噪。 | 根据验收监测报告,经监测,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 |
1 | 分别采用选择低噪音设备、加装防震垫片、置于室内等措施进行隔声降噪。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分别采用选择低噪音设备、加装防震垫片、置于室内等措施进行隔声降噪。 | 根据验收监测报告,经监测,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 |
1 | 分别采用选择低噪音设备、加装防震垫片、置于室内等措施进行隔声降噪。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分别采用选择低噪音设备、加装防震垫片、置于室内等措施进行隔声降噪。 | 根据验收监测报告,经监测,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
1 | 企业应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并按环评划分的防渗分区进行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对生产区域、污水处理区域全部进行防渗建设,避免泄露液体进入地下水。 | 企业应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并按环评划分的防渗分区进行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对生产区域、污水处理区域全部进行防渗建设,避免泄露液体进入地下水。 | |
1 | 企业应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并按环评划分的防渗分区进行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对生产区域、污水处理区域全部进行防渗建设,避免泄露液体进入地下水。 | 企业应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并按环评划分的防渗分区进行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对生产区域、污水处理区域全部进行防渗建设,避免泄露液体进入地下水。 | |
1 | 企业应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并按环评划分的防渗分区进行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对生产区域、污水处理区域全部进行防渗建设,避免泄露液体进入地下水。 | 企业应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并按环评划分的防渗分区进行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对生产区域、污水处理区域全部进行防渗建设,避免泄露液体进入地下水。 |
1 | 1、炉渣处理措施 根据《****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可****填埋场填埋处置。 炉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炉渣由出渣斗掉入出渣机冷却水中冷却,温度由450℃左右冷却降低到60℃。出渣机中的渣经挤压脱水后从出渣机推出,送至渣池,采用行车抓吊或装载机进行装车外运。外运过程做好防洒落措施。 炉渣进入水冷捞渣机冷却后存储在渣池内,采用行吊抓炉渣装车后运输至******公司综合利用处置。2、飞灰处理措施 固废焚烧产生的飞灰包括锅炉尾部烟道排灰、反应塔和除尘器排灰。贮存飞灰的灰库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有关规定贮存及管理,辅以相应的防散扬、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由专业人员操作,单独收集和贮运。 飞灰产生量为18t/d,设置1座灰库,容积150m3,灰库可贮存约8天飞灰。 飞灰处置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化填埋+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①本项目在**海螺****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②飞灰经螯合固化处理后满足《****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要求,****填埋场填埋,填埋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且运输工具满足防雨、防渗漏、防遗撒要求,不按危险废物进行运输;③当水泥窑协同处置及固化填埋不能满足要求时,将原灰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符合处置要求。 依法依规处置,本项目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上述3种处置方式中的一种。5、其他固废处理措施 烟气系统废活性炭属危险废物,废活性炭与飞灰一起处理。 生活垃圾,进入自身垃圾焚烧系统,不外排。 石灰粉、飞灰储仓除尘器收集到粉尘全部返回储仓。 布袋除尘器被更换下来的少量破损布袋应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除臭系统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2t/a,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 运营过程中的少量废机油,属危险废物,运至******公司处置。纯水制备系统的离子交换树脂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污水处理系统和化水系统的过滤膜,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 | 1、炉渣处理措施 根据《****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可****填埋场填埋处置。 炉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炉渣由出渣斗掉入出渣机冷却水中冷却,温度由450℃左右冷却降低到60℃。出渣机中的渣经挤压脱水后从出渣机推出,送至渣池,采用行车抓吊或装载机进行装车外运。外运过程做好防洒落措施。 炉渣进入水冷捞渣机冷却后存储在渣池内,采用行吊抓炉渣装车后运输至******公司综合利用处置。2、飞灰处理措施 固废焚烧产生的飞灰包括锅炉尾部烟道排灰、反应塔和除尘器排灰。贮存飞灰的灰库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有关规定贮存及管理,辅以相应的防散扬、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由专业人员操作,单独收集和贮运。 飞灰产生量为18t/d,设置1座灰库,容积150m3,灰库可贮存约8天飞灰。 飞灰处置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化填埋+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①本项目在**海螺****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②飞灰经螯合固化处理后满足《****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要求,****填埋场填埋,填埋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且运输工具满足防雨、防渗漏、防遗撒要求,不按危险废物进行运输;③当水泥窑协同处置及固化填埋不能满足要求时,将原灰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符合处置要求。 依法依规处置,本项目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上述3种处置方式中的一种。5、其他固废处理措施 烟气系统废活性炭属危险废物,废活性炭与飞灰一起处理。 生活垃圾,进入自身垃圾焚烧系统,不外排。 石灰粉、飞灰储仓除尘器收集到粉尘全部返回储仓。 布袋除尘器被更换下来的少量破损布袋应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除臭系统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2t/a,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 运营过程中的少量废机油,属危险废物,运至******公司处置。纯水制备系统的离子交换树脂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污水处理系统和化水系统的过滤膜,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 | |
1 | 1、炉渣处理措施 根据《****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可****填埋场填埋处置。 炉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炉渣由出渣斗掉入出渣机冷却水中冷却,温度由450℃左右冷却降低到60℃。出渣机中的渣经挤压脱水后从出渣机推出,送至渣池,采用行车抓吊或装载机进行装车外运。外运过程做好防洒落措施。 炉渣进入水冷捞渣机冷却后存储在渣池内,采用行吊抓炉渣装车后运输至******公司综合利用处置。2、飞灰处理措施 固废焚烧产生的飞灰包括锅炉尾部烟道排灰、反应塔和除尘器排灰。贮存飞灰的灰库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有关规定贮存及管理,辅以相应的防散扬、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由专业人员操作,单独收集和贮运。 飞灰产生量为18t/d,设置1座灰库,容积150m3,灰库可贮存约8天飞灰。 飞灰处置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化填埋+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①本项目在**海螺****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②飞灰经螯合固化处理后满足《****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要求,****填埋场填埋,填埋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且运输工具满足防雨、防渗漏、防遗撒要求,不按危险废物进行运输;③当水泥窑协同处置及固化填埋不能满足要求时,将原灰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符合处置要求。 依法依规处置,本项目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上述3种处置方式中的一种。5、其他固废处理措施 烟气系统废活性炭属危险废物,废活性炭与飞灰一起处理。 生活垃圾,进入自身垃圾焚烧系统,不外排。 石灰粉、飞灰储仓除尘器收集到粉尘全部返回储仓。 布袋除尘器被更换下来的少量破损布袋应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除臭系统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2t/a,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 运营过程中的少量废机油,属危险废物,运至******公司处置。纯水制备系统的离子交换树脂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污水处理系统和化水系统的过滤膜,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 | 1、炉渣处理措施 根据《****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可****填埋场填埋处置。 炉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炉渣由出渣斗掉入出渣机冷却水中冷却,温度由450℃左右冷却降低到60℃。出渣机中的渣经挤压脱水后从出渣机推出,送至渣池,采用行车抓吊或装载机进行装车外运。外运过程做好防洒落措施。 炉渣进入水冷捞渣机冷却后存储在渣池内,采用行吊抓炉渣装车后运输至******公司综合利用处置。2、飞灰处理措施 固废焚烧产生的飞灰包括锅炉尾部烟道排灰、反应塔和除尘器排灰。贮存飞灰的灰库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有关规定贮存及管理,辅以相应的防散扬、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由专业人员操作,单独收集和贮运。 飞灰产生量为18t/d,设置1座灰库,容积150m3,灰库可贮存约8天飞灰。 飞灰处置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化填埋+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①本项目在**海螺****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②飞灰经螯合固化处理后满足《****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要求,****填埋场填埋,填埋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且运输工具满足防雨、防渗漏、防遗撒要求,不按危险废物进行运输;③当水泥窑协同处置及固化填埋不能满足要求时,将原灰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符合处置要求。 依法依规处置,本项目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上述3种处置方式中的一种。5、其他固废处理措施 烟气系统废活性炭属危险废物,废活性炭与飞灰一起处理。 生活垃圾,进入自身垃圾焚烧系统,不外排。 石灰粉、飞灰储仓除尘器收集到粉尘全部返回储仓。 布袋除尘器被更换下来的少量破损布袋应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除臭系统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2t/a,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 运营过程中的少量废机油,属危险废物,运至******公司处置。纯水制备系统的离子交换树脂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污水处理系统和化水系统的过滤膜,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 | |
1 | 1、炉渣处理措施 根据《****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可****填埋场填埋处置。 炉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炉渣由出渣斗掉入出渣机冷却水中冷却,温度由450℃左右冷却降低到60℃。出渣机中的渣经挤压脱水后从出渣机推出,送至渣池,采用行车抓吊或装载机进行装车外运。外运过程做好防洒落措施。 炉渣进入水冷捞渣机冷却后存储在渣池内,采用行吊抓炉渣装车后运输至******公司综合利用处置。2、飞灰处理措施 固废焚烧产生的飞灰包括锅炉尾部烟道排灰、反应塔和除尘器排灰。贮存飞灰的灰库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有关规定贮存及管理,辅以相应的防散扬、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由专业人员操作,单独收集和贮运。 飞灰产生量为18t/d,设置1座灰库,容积150m3,灰库可贮存约8天飞灰。 飞灰处置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化填埋+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①本项目在**海螺****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②飞灰经螯合固化处理后满足《****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要求,****填埋场填埋,填埋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且运输工具满足防雨、防渗漏、防遗撒要求,不按危险废物进行运输;③当水泥窑协同处置及固化填埋不能满足要求时,将原灰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符合处置要求。 依法依规处置,本项目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上述3种处置方式中的一种。5、其他固废处理措施 烟气系统废活性炭属危险废物,废活性炭与飞灰一起处理。 生活垃圾,进入自身垃圾焚烧系统,不外排。 石灰粉、飞灰储仓除尘器收集到粉尘全部返回储仓。 布袋除尘器被更换下来的少量破损布袋应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除臭系统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2t/a,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 运营过程中的少量废机油,属危险废物,运至******公司处置。纯水制备系统的离子交换树脂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污水处理系统和化水系统的过滤膜,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 | 1、炉渣处理措施 根据《****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可****填埋场填埋处置。 炉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炉渣由出渣斗掉入出渣机冷却水中冷却,温度由450℃左右冷却降低到60℃。出渣机中的渣经挤压脱水后从出渣机推出,送至渣池,采用行车抓吊或装载机进行装车外运。外运过程做好防洒落措施。 炉渣进入水冷捞渣机冷却后存储在渣池内,采用行吊抓炉渣装车后运输至******公司综合利用处置。2、飞灰处理措施 固废焚烧产生的飞灰包括锅炉尾部烟道排灰、反应塔和除尘器排灰。贮存飞灰的灰库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有关规定贮存及管理,辅以相应的防散扬、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由专业人员操作,单独收集和贮运。 飞灰产生量为18t/d,设置1座灰库,容积150m3,灰库可贮存约8天飞灰。 飞灰处置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化填埋+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①本项目在**海螺****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②飞灰经螯合固化处理后满足《****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4)要求,****填埋场填埋,填埋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且运输工具满足防雨、防渗漏、防遗撒要求,不按危险废物进行运输;③当水泥窑协同处置及固化填埋不能满足要求时,将原灰委托危废经营单位处置。符合处置要求。 依法依规处置,本项目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上述3种处置方式中的一种。5、其他固废处理措施 烟气系统废活性炭属危险废物,废活性炭与飞灰一起处理。 生活垃圾,进入自身垃圾焚烧系统,不外排。 石灰粉、飞灰储仓除尘器收集到粉尘全部返回储仓。 布袋除尘器被更换下来的少量破损布袋应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除臭系统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2t/a,为一般固废,进入焚烧炉焚烧。 运营过程中的少量废机油,属危险废物,运至******公司处置。纯水制备系统的离子交换树脂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污水处理系统和化水系统的过滤膜,为一般固废,送自身焚烧炉焚烧。 |
1 | 杜绝事故排放。企业应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并按环评划分的防渗分区进行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并进行备案。 | 杜绝事故排放。企业应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并按环评划分的防渗分区进行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已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并进行备案。 | |
1 | 杜绝事故排放。企业应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并按环评划分的防渗分区进行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并进行备案。 | 杜绝事故排放。企业应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并按环评划分的防渗分区进行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已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并进行备案。 | |
1 | 杜绝事故排放。企业应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并按环评划分的防渗分区进行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并进行备案。 | 杜绝事故排放。企业应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并按环评划分的防渗分区进行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已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并进行备案。 |
项目无需新增设备,无需新增人员,全部依托现有的****发电厂垃圾焚烧系统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工作。 | 项目无需新增设备,无需新增人员,全部依托现有的****发电厂垃圾焚烧系统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工作。 |
/ |
无 | 无 |
/ |
无 | 无 |
/ |
无 | 无 |
/ |
无 | 无 |
/ |
无 | 无 |
/ |
/ |
/ |
/ |
/ |
/ |
/ |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